{學生佳作}歌仔戲精神-國中

歌仔戲於20世紀發源於宜蘭,是臺灣早期農業社會重要的娛樂,也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。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,讓傳統野台歌仔戲漸趨沒落,而如何傳承與創新,為現今必須探討的重要議題。

歌仔戲精神 陳○鈞

「人生如戲,戲如人生。」如果說將各式戲劇比擬人的一生,那麼流連於社群網站的短劇是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;而如日中天的連續劇是成熟穩健的有為青年;那已經日趨沒落的歌仔戲便是行將就木的老者了。

歌仔戲,又稱薌劇,發源於日治時期的宜蘭,後在五零年代傳至福建。早期的歌仔戲多以漢文文言文、忠孝節義的戲碼為主,後來才轉為以較白話的口白、較貼近市井的劇本。歌仔戲大多在酬神、廟會或神明誕辰時演出,多是於廟埕或其他空曠處搭建舞臺,因此大多數對歌仔戲的印象只停留在野臺戲的階段;不過,歌仔戲經過了百年的發展,除了傳統的野臺戲、內臺戲,甚至出現了電視劇和電影。

明華園無敵小生孫翠鳳曾說過:「做歌仔戲的最重要的就是講信用,既然答應演出就絕不失信。」在每一次和客戶的合約中,都會附帶孫翠鳳小姐必須上臺演戲的條件,而她也都欣然接受,不過只要她有事情,不能登臺,那麼就會將表演取消,並將訂金退回。做歌仔戲如此,日常做人何不是如此呢?從小,父母師長都教導或告誡我們:做人要有誠信,不可以違背約定。因此,只要和別人有約,就會提早一些抵達約定地點,如果有不可測的突發事件,我也會請人幫我向對方轉告。誠信,是做人的基礎,不管是私下的行為,還是到了社會上,都是第一個必須顧及的;或許,明華園能在這個歌仔戲已日薄西山的時代,還能屹立不搖的秘訣就是這份堅持吧!

儘管有明華園、小飛霞劇團等支柱撐著,但是仍阻止不了歌仔戲的跌落。隨著廟會越來越少,再加上近兩年病毒肆虐,導致劇團的收入逐年減少。因此有些劇團開始研究新的演出方式,像是明華園等大型劇團將歌仔戲搬上了兩廳院,讓歌仔戲可以觸及更多的觀眾;他們甚至讓道具、劇本等進行修改,將現代化的設備融入劇中,也讓故事更貼近現代人,企圖讓歌仔戲找到第二春。

隨著時間的遞嬗、空間的挪移,傳統的文化逐漸式微,家業後繼無人、技藝斷層與價值觀的改變導致向歌仔戲等傳統文化逐漸消逝。我認為歌仔戲可以加入一些西方或現代元素,例如:對與湯顯祖齊名的莎士比亞的劇本稍作變化,便是一齣令人沒齒難忘的戲碼;抑或是結合現代音樂、影像技術,讓歌仔戲在傳統之外,還有活水灌入,讓歌仔戲可以不斷地流傳下去。

歌仔戲精神 郭○瑄

歌仔戲來自民間,是台灣民間文化的結晶,也是現存劇種中唯一源起於台灣的本土戲曲。歌仔戲以台灣民間流傳的歌謠等等為基礎,演出形式則吸收了中國傳統戲曲的特色,並以台語演出。這個台灣土生土長的新戲曲,不但具有濃厚的台灣地方色彩,而且融入了許多台灣民眾的生活之中,充分表達了思想感情,成為最受台灣民眾歡迎、最能代表台灣的地方戲曲。

還記得小時候外婆曾帶我一起坐在電視機前觀看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,據說東晉時,浙江上虞祝家鎮祝員外有位女生名叫祝英台,她貌美才高、求學心切,於是說服父母赴餘杭讀書。途中,祝英台邂逅梁山伯,兩人情投意合,折柳代香,結為兄弟。三年同窗,兩人情逾骨肉。梁山伯一直不知拜他為兄弟的是位女子,祝英台卻漸漸愛上這個義兄。祝員外見女兒三年不回,連書催歸,祝英台只好退學。臨行前,祝英台托師母為媒,代為撮合。梁山伯回到書院,得悉真相,飛赴祝家鎮;誰料,祝員外早已將女兒許配馬太守之子文才。祝英台百般哀求,無奈父親執意不肯退婚。梁山伯遲來一步,晴天霹靂,回去之後相思成疾,一病不起。祝英台驚聞噩耗,痛不欲生。出嫁途中,祝英台脫去吉服,到梁山伯墓前哭祭。突然天地變色,墳墓裂開,祝英台投墓殉情;兩人化作一雙彩蝶,永不分離。

一邊聽著外婆講解,一邊看著電視上敬業的歌仔戲演員,心中又更加崇拜他們了,現在想起來,不免有些遺憾,過去的電視、電影並沒有像現在發展的如此迅速,因此吸引許多人民至廟口前看歌仔戲,但現在因為傳播媒體業發展快速,使觀眾減少非常多,也造成這項文化在人們腦中一點一滴的消逝。只是,儘管觀眾減少,演員還是盡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認真完成每一場戲,使我非常敬佩他們。

歌仔戲要傳遞的不僅僅是一齣普通的戲劇,在戲曲裡面也教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,戲曲所表達的道理是在課堂上無法學習的。但經過了歲月的變遷及科技發達,歌仔戲終不敵外來文化的衝擊而漸漸落沒式微,不過我認為要讓歌仔戲傳承下去,需要大家的努力,使我們能繼續保有屬於台灣的文化財產。

Shih Yu Tang
Shih Yu Tang

用寫作改變這世界

文章: 81